在全球气候治理加速推进与能源体系深度转型的双重背景下,零碳园区已然成为践行“双碳"战略目标的核心实践载体。传统园区能源系统高度依赖单一主电网供电模式,普遍面临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、用能成本持续高企、碳排放总量居高难下等突出矛盾。而微电网通过构建“源网荷储充"一体化协同机制(即分布式电源、主配电网、柔性可调负荷、智能储能系统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有机融合),并配套应用智能化调控技术,能够有效推动能源系统向清洁低碳化、运行柔性化、管理高效化方向演进。
零碳园区微电网能源调控以“源网荷储充"为核心要素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现全环节智能化协同:
“端"层:部署智能电表、直流表计、环保网关、弧光保护装置等终端设备,实时采集光伏发电、储能充放电、负荷用电、充电桩运行等全量数据,精度达毫秒级。
“边"层:配置微电网协调控制器,作为本地“智慧大脑",支持Modbus/104/101等协议,实现分布式电源、储能、负荷的实时就地协同优化。例如,在电网故障时,控制器可快速切换至孤岛运行模式,保障关键负荷供电。
“管"层:通过通信网络,实现终端与云端平台的高效数据交互,确保指令下发与状态反馈的实时性。
“云"层:搭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,集成全景监测、功率预测、优化调度、碳资产管理等功能,形成全局决策中枢。
基于“源网荷储充"协同的智能化调控,零碳园区微电网可实现以下核心功能:
光伏+储能协同:通过储能系统在光伏发电高峰时充电、用电高峰时放电,平抑新能源波动。例如,华东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应用该模式后,绿电年度渗透率提升至85%以上,弃光率降低至5%以下。
多能互补调度:整合光伏、风电、天然气等能源形式,结合气象数据与历史发电曲线,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发电策略。如青海某新能源基地,通过“风光储"一体化调度,解决“弃风弃光"问题,新能源利用率超95%。
削峰填谷:利用储能系统在低谷电价时段充电、高峰时段放电,结合可调负荷(如空调、照明)的柔性控制,实现峰谷电价套利。例如,江苏某园区通过该策略降低电费18%,年节省超200万元。
需量控制:通过储能系统瞬时放电,延缓变压器扩容投资。如湖南某机场项目,在用电负荷突增时,储能系统快速响应,避免设备损坏与高额罚款。
有序充电管理:根据电网负荷与电价信号,动态调整充电桩功率,避免集中充电导致变压器过载。例如,上海某研究院通过智能充电策略,优化39台充电桩运行,降低变压器压力30%。
V2G(车辆到电网)技术:允许电动汽车在用电低谷时充电、高峰时向电网放电,参与需求响应。如山东某工业园区,通过V2G模式实现年增收50万元以上。
碳排放实时监测:基于能源消费数据,分区域/部门统计碳排放量,生成碳盘查报告。例如,某啤酒厂项目通过该功能,年减碳1200吨,电费节省超80万元。
绿电交易支持:记录绿电生产与消费数据,生成绿电证书,助力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。如某村通过林业碳汇交易,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。
预警与自愈:通过AI算法分析设备运行数据,提前识别过压、欠压、过流等异常,自动触发保护机制。例如,缅甸寺庙项目通过离网模式自动切换,保障关键负荷供电,可靠性提升至99%。
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:建立设备二维码档案,实现自动巡检、工单派发与专家诊断,降低运维成本20%以上。
序号 | 名称 | 图片 | 型号 | 功能说明 | 使用场景 |
1 | 微机保护装置 |
| AM6、AM5SE |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、主变、电动机、电容器、母联等回路保护、测控装置 | 110kV、35kV、10kV |
2 |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|
| APView500 | 集谐波分析/波形采样/电压闪变监测/电压不平衡度监测、电压暂降/暂升/短时中断等暂态监测、事件记录、测量控制等功能为一体,满足A电能质量评估标准,能够满足110kv及以下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的要求 | 110kV、35kV、10kV、0.4kV |
3 | 防孤岛保护装置 |
| AM5SE-IS | 防止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系统非计划持续孤岛运行的继电保护措施,防止电网出现孤岛效应。装置具有低电压保护、过电压保护、高频保护、低频保护、逆功率保护、检同期、有压合闸等保护功能 | 110kV、35kV、10kV、0.4kV |
4 | 多功能仪表 |
| APM520 | 全电力参数测量、复费率电能计量、四象限电能计量、谐波分析以及电能监测和考核管理。 接口功能:带有RS485/MODBUS协议 | 并网柜、进线柜、母联柜以及重要回路 |
5 | 多功能仪表 |
| AEM96 | 具有全电量测量,谐波畸变率、分时电能统计,开关量输入输出,模拟量输入输出。 | 主要用于电能计量和监测 |
6 | 电动汽车充电桩 |
| AEV200-DC60S AEV200-DC80D AEV200-DC120S AEV200-DC160S | 输出功率160/120/80/60kW直流充电桩,满足快速充电的需要。 | 充电桩运营和充电控制 |
7 | 输入输出模块 |
| ARTU100-KJ8 | 可采集8路开关量信号,提供8路继电器输出 | 信号采集和控制输出 |
8 | 智能网关 |
| ANet-2E4SM | 边缘计算网关,嵌入式linux系统,网络通讯方式具有Socket方式,支持XML格式压缩上传,提供AES加密及MD5身份认证等安全需求,支持断点续传,支持Modbus、Modbus TCP、DL/T645-1997、DL/T645-2007、101、103、104协议 | 电能、环境等数据采集、转换和逻辑判断 |
9 | 储能柜能量管理 |
| Acrel-2000ES | 储能能量管理系统,具有完善的储能监控与管理功能,涵盖了储能系统设备(PCS、BMS、电表、消防、空调等)的详细信息,实现了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、数据存储、数据查询与分析、可视化监控、报警管理、统计报表等功能。在高级应用上支持能量调度,具备计划曲线、削峰填谷、需量控制、防逆流等控制功能。 | 专门针对工商业储能柜、储能集装箱 |
10 | 微电网策略协调控制器 |
| ACCU-100 | 微电网协调控制器可接入光伏、风电、储能及充电桩等设备,全天候采集分析数据,监视运行及健康状态,以安全经济运行为目标获取策略,实施调节控制,实现分布式能源、储能与负荷的实时动态调节,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,提升电网稳定性、补偿负荷波动,有效管理需求,提高运行效率、降低成本,保障微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。 | 应用于微电网、分布式发电、储能等领域 |
11 | 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 |
| Acrel-EMS3.0 | 平台对企业微电网分布式电源、市政电源、储能系统、充电设施以及各类负荷的运行状态实时监视、能源分析、智能预测、动态调配、优化策略、诊断告警、可调度源荷有序互动、能源全景分析,满足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数字化、安全分析智能化、调整控制动态化、全景分析可视化的需求,完成不同策略下光储充资源之间的灵活互动与经济运行,降低用户能源成本,提高企业微电网运行效率。 | 企业微电网分布式电源、市政电源、储能系统、充电设施以及各类负荷的运行 |
零碳园区微电网能源调控的智能化路径,核心在于依托“源网荷储充"的深度协同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,打造一个具备“自感知、自决策、自优化"能力的能源生态系统。这一模式精准破解了新能源消纳难题、高用能成本困局以及碳排放管控挑战,更通过碳资产管理、绿电交易等创新机制,为园区开辟了新的经济价值增长点。展望未来,随着AI算法、数字孪生、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持续深化应用,零碳园区微电网将朝着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、更敏捷的负荷响应能力、更透明的碳足迹追踪体系方向迈进,最终成为全球能源转型、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