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中,安科瑞 1500V 直流表(如 DJSF1352-RN-6 型号)通过双路输入设计实现对光伏、储能、充电三端能量流的精准监测与协同管理,其核心逻辑在于:以双路独立计量为基础,通过高精度数据采集、多协议通信及智能算法联动,打通光储充三端的能量流动壁垒,实现能源优化调度与效率提升。以下从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及价值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一、双路输入的技术架构与功能突破
1. 双路独立监测,覆盖多元能源接口
DJSF1352-RN-6 支持两路直流输入(电压 0-1500V,电流通过分流器或霍尔传感器接入),可同时监测光伏阵列输出与储能电池充放电的实时数据。
光伏侧:直接接入光伏组串的直流输出,实时测量电压、电流、功率及发电量,精度达 0.5 级。
储能侧:同步监测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,量化充入 / 放出的电能,为 BMS(电池管理系统)提供数据支撑。
充电侧:在充电桩场景中,双路输入可分别计量双枪充电的电能消耗,解决传统多表部署成本高、数据整合难的问题。
1.1 产品外观(6模)
1.2 详细技术参数
1.3 产品尺寸大小
二. 产品特点/优势
2.1 三端能量流的动态映射与交互
通过双路输入,该表能实时捕捉三端能量的流动方向与量级:
光储协同:当光伏功率过剩时,储能系统自动充电,表计同步记录充电量;当光伏功率不足时,储能放电补充,表计实时反馈放电数据。
储充联动:在用电高峰,储能系统通过放电支持充电桩供电,表计精准计量放电量与充电量,为分时电价策略提供依据。
光储充闭环:通过双路输入数据的交叉分析,系统可优化能源分配策略,例如优先使用光伏余电充电,不足部分由储能补充,避免电网购电成本
2.2 高精度计量与工业级可靠性
计量能力:采用分流器(低成本高精度)与霍尔传感器(无接触、耐高电流)互补方案,可适应 0-75mV(分流器)或 0-5V/0-200mA(霍尔)的输入范围,满足光伏、储能、充电等多场景需求。
环境适应性:宽温工作范围(-25℃~+65℃)、120% 过载能力及 IP54 防护等级,确保在户外高温、高湿等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
支持 RS485、Modbus-RTU 等多种通信协议,可无缝接入储能电站的监控系统,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共享。运维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可远程查看各电池组的运行状态与计量数据,无需亲临现场,大幅提升管理效率。同时,电能表还可与储能电站的能量管理系统(EMS)联动,根据电网调度指令与实时电价信息,自动调整充放电策略,实现经济效益较大化。
三、实际应用价值与行业意义
1. 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
硬件成本:双路输入设计替代传统多表方案,减少设备采购、安装及维护成本,例如在光伏电站中可节省 30% 以上的计量设备投资。
空间优化:导轨式安装(35mm DIN 标准)体积小巧,适合密集配电柜场景,尤其在充电桩集群或通信基站中优势显著。
能效提升:通过精准计量与数据分析,优化光储充协同效率。
2. 光储充一体化的破局关键
传统光储充系统存在 “数据孤岛" 问题,各环节独立运行导致能源利用率低下。安科瑞 1500V 直流表通过双路输入实现三端数据的实时融合,为系统级优化提供基础:
能量流可视化:在 AcrelEMS 平台上,可直观呈现光伏、储能、充电的能量流动曲线,支持用户自定义能源分配策略。
需求响应能力:通过双路数据联动,系统可参与电网需求响应,例如在电价峰段优先使用储能供电,谷段充电,降低用电成本。
碳中和支撑:精准计量绿电消纳量,为企业碳足迹核算提供数据,助力 “双碳" 目标落地
四.结语
安科瑞 1500V 直流表的 “双路输入" 设计,本质上是通过数据融合与智能联动打破光储充三端的信息壁垒,使能源流动从 “单向传输" 升级为 “动态闭环"。其技术价值不仅在于硬件层面的精准计量,更在于为系统级能源管理提供了 “神经末梢"—— 通过实时、可靠的数据采集,支撑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实现高效、经济、安全的运行目标,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。